? 啟哈號
  • <bdo id="yc22y"><noscript id="yc22y"></noscript></bdo><xmp id="yc22y"><table id="yc22y"></table>
  • 河南漢魏洛陽故城發現顯陽殿宮院及附屬建筑_啟哈號
    首頁 > 文化
    {/else}

    今日熱點網


    TA的更多作品

    河南漢魏洛陽故城發現顯陽殿宮院及附屬建筑


    這是顯陽殿北側廊房與北排房布局(右為北,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供圖)

    新華社鄭州1月18日電(記者桂娟、袁月明)經過近兩年的考古發掘,河南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宮城區繼發現中國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宮城正殿――北魏宮城太極殿后再獲新發現??脊湃藛T日前確認了顯陽殿、顯陽殿宮院、永巷等遺址的位置、形制和保存狀況,進一步深化了對漢魏洛陽故城宮城“前朝后寢”形制布局的認識。

    “‘建中立極’的太極殿為‘大朝’,其正北側的顯陽殿則是‘內朝’所在?!敝鞒职l掘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濤表示,漢魏洛陽故城宮城“前朝后寢”式布局在魏晉時期形成,北魏遷都洛陽后繼續沿用,“可視為制度的遵循與文化的認同,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的真實體現?!?/p>

    據文獻記載,顯陽殿始建于曹魏時期,稱為“昭陽殿”,后為西晉沿用,于北魏時期改建。顯陽殿與正殿太極殿大致同時期修筑而成,位于漢魏洛陽故城宮城軸線上,在宮城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新考古成果表明,顯陽殿夯土殿基平面呈“凸”字形,東西約70米、南北約35米,臺基南側殘高約1米,臺基外側殘存有部分包磚和包磚溝槽等。

    “在顯陽殿殿基的周邊,還有大量的廊房、排房、水道等遺跡,共同構成了一座以顯陽殿為核心的宮院建筑?!眲f。

    據悉,依據現有考古發現復原可知,顯陽殿宮院東西寬約80米,南北進深約130米,顯陽殿殿基居于中部偏北處。該宮院南側有建筑門址,作為出入口連通太極殿宮院,東西兩側設置有兩道廊房,北側則有大型廊房和排房建筑,共同構成了一組較為封閉的建筑空間。

    而在顯陽殿宮院東西兩側,還各有一組宮院,三者共同形成了一個東西總寬約370米、與太極殿宮院等寬的建筑空間。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顯陽殿宮院北側發現了一條南北寬約6米的東西向道路。這條道路西端連通宮城千秋門,進入宮城后幾經轉向,最后向東通過宮城東墻上的宮門出城,專家推測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永巷”。

    據介紹,在魏晉和北魏時期,永巷是宮城內唯一一條貫穿東西的通道,更是宮城內功能布局的分界線:永巷以南,是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朝殿區;永巷以北,則主要是以華林園為中心的池苑區。

    “新的發掘及研究成果不僅讓我們具體了解到顯陽殿宮院及其附屬建筑的結構,還進一步明確了漢魏洛陽故城宮城內建筑的分布和特點,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對宮城形制布局、功能分區和時代變化的認識?!眲f。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是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西周時期,前后延續1500多年,其中作為都城的時間長達600年,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自1962年起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與保護工作,迄今已持續60年。

    目前,相關考古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中,顯陽殿、永巷等重要遺址的保護和展示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這是顯陽殿發掘區夯土遺跡分布圖(右為北,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供圖)


    這是永巷位置與走向示意圖(上為北,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供圖)

    來源:新華網

    今日熱點網

    成 人影片
  • <bdo id="yc22y"><noscript id="yc22y"></noscript></bdo><xmp id="yc22y"><table id="yc22y"></table>